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验证
引用本文:刘志刚,高风英,佟延南,衣萌萌,王淼,朱海,卢迈新,可小丽,曹建萌.尼罗罗非鱼生长性状相关微卫星标记的筛选与验证[J].大连海洋大学学报,2023(6):925-934.
作者姓名:刘志刚  高风英  佟延南  衣萌萌  王淼  朱海  卢迈新  可小丽  曹建萌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农业农村部热带亚热带水产资源利用与养殖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技术重点实验室;2. 上海海洋大学水产与生命学院;3. 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科学院
基金项目: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项目(2021B0202020001);;财政部和农业农村部: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资助(CARS-46);;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0852);
摘    要:为筛选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生长相关微卫星分子标记用于指导其选育工作,选用29个微卫星标记对尼罗罗非鱼高要F0群体、高要F1群体、番禺群体和海南群体的生长性状(体质量、全长、体长、头长、体高和体宽)进行了关联性分析和基因型间比较。结果表明:在高要F0群体中29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到242个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8.345,平均观测杂合度(Ho)为0.621,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842,各位点PIC值均大于0.5,具高度遗传多样性;29个微卫星标记中有6个标记(GM114、GM213、GM423、GM642、UNH130和UNH985)在高要F0群体中与至少一种生长性状显著相关(P<0.05);GM213、GM642、UNH130和UNH985 4个标记的不同基因型个体对应的生长性状在高要F1群体中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其在不同世代中遗传稳定;初筛生长相...

关 键 词:尼罗罗非鱼  高要群体  生长性状  微卫星标记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