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青山虎榛子生物量变化规律研究
引用本文:张海东,田有亮,何炎红,郭连生.大青山虎榛子生物量变化规律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09(1):9-10.
作者姓名:张海东  田有亮  何炎红  郭连生
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林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
基金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NJZZ07041);;内蒙古农业大学博士启动基金(BJ05-11)
摘    要:大青山生态系统近些年来遭到严重破坏,森林逐渐减少,荒漠化加剧。为了恢复大青山生态系统,防止大青山进一步荒漠化,对能防风固沙抗旱性好的虎榛子生物量的分布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虎棒子的地上生物量以干枝为主,花、叶只占较小部分。地下生物量主要分布在20cm深度之内,40cm深度分布较少,40cm以下几乎没有。而虎榛子总生物量与基径、枝长有较大关系,其中又以基径影响较大。虎榛子干枝生物量与基径、枝长有较大关系,尤其基径对生物量影响较大,生物量均随基径、枝长增大而增大。

关 键 词:虎榛子  生物量  分布规律  大青山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