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土壤养分空间分布格局 |
| |
作者姓名: | 李武斌 何丙辉 王力 申建红 黄治清 张兴华 文基坚 代万贵 |
| |
作者单位: | 1.西南大学生命科学院 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重庆 400716;3.重庆地勘局205地质队,重庆 402160;4.四川九寨沟县马脑壳金矿有限责任公司,四川 九寨沟 623400 |
| |
基金项目: | 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西南大学博士基金项目,四川九寨沟马脑壳金矿公司生态恢复专项基金 |
| |
摘 要: | 通过对九寨沟马脑壳金矿矿山南坡(海拔2 900~3 500 m)采矿、排渣(包含翻新土)边坡(简称挖、排坡)和对应同生境原生草地的土壤养分对比研究,揭示矿区土壤主要养分氮、磷、钾和土壤有机碳 (简称SOC)空间分布格局,为矿山生态恢复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挖、排坡土壤养分(包括SOC和pH值)水平随海拔升高而变化小,土壤有效养分整体含量较低,有效氮、钾含量远小于对应原生草地。原生草地土壤养分随海拔、土壤层次(即深度)变化及坡脊坡谷分布具有一定的规律性:1) 各层次土壤有效氮、磷、钾随海拔的增加呈减小的趋势,随土壤深度增加逐渐减小,坡脊小于坡谷;土壤SOC随海拔的升高先降低然后升高再降低,变化起伏;2) 土壤有效氮、磷、钾含量均与SOC呈显著相关关系(P<0.05);3) 海拔、土壤深度及坡脊坡谷等环境因子对土壤有效氮、磷、钾及SOC含量的分布均有显著影响。另外,干扰对原生草地土壤养分的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
|
关 键 词: | 矿山 土壤养分 空间分布格局 生态恢复 海拔 坡脊坡谷 土壤深度 |
收稿时间: | 2010-04-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草业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