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冬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的选育与推广”科技成果的技术创新点概说
作者姓名:孙家柱
作者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摘    要:冬小麦新品种京冬8号(原代号京农88—66)系由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冬麦育种室育成。该品种的幼苗直立,叶片宽大、叶色深绿,分蘖茁壮且小蘖退化迅速,主茎与分蘖生长的同步性强、成穗数中等、穗层整齐,大田生产上常年株高85~90cm,茎秆粗壮、坚韧、弹性好;穗头呈纺锤型,长度7~8cm,总小穗16个左右,不孕小穗少,穗粒数较多,一般27~30粒;具长芒、白壳,子粒红色、硬质、千粒重较高,一般45~50g,穗粒重优势也较大,一般在1.2g左右。经过三年的区域试验于1995年通过北京市品种审定,随后通过天津市、河北省审定和山西省认定,1999年又通过了全国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   从示范推广以来,以其高产、稳产、优质、多抗而受到各级政府、生产部门和农民的欢迎,迅速成为北部冬麦区最大的主推品种,并受到多种奖励和表彰。下面就该品种选育的背景和技术创新点做一概述。   70年代后期我国面临较大的经济困难和人口增长的压力,解决广大人民的吃饭问题仍然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细粮作物,选育优良的小麦品种是提高粮食产量,改善食物结构最为经济可行的路子。本项目就是应上述社会需求为北京和北部冬麦区选育高产、稳产、优质的小麦新品种。小麦杂交育种的程序决定了该品种从1980年做杂交到品种育成并大面积推广至今经历了20年时间,其中凝聚了几代育种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与以往的品种不同,京冬8号在育种模式、配组与选择思路、性状选择与协调,直至育成品种的推广等诸方面都有其创新和独到之处。   首先,在工作开始前确立了科学的育种模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专家首先提出了“中间型育种模式”,京冬8号的选择就是在这种模式的指导下进行的。该模式不追求育成品种的穗子如何长、如何大这种形式上的“大穗”,而是通过使穗子上固有的小花少一些退化,多一些结成子粒,从而使每个穗子所结子粒的总重量有所提高,这个想法在一般人看来不如选择大长穗的品种那样诱人,那样有“突破”,然而这个想法却是在对北京及周边地区的气候特点、可利用亲本资源及其遗传特点深入的研究、分析和比较之后提出的,相比之下是一条较为切实可行的育种道路,实践证明它是科学的、成功的。在这个思路的指导下我们育成了京冬8号、京冬6号等优秀品种。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