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会仙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现状 |
| |
作者姓名: | 程铖 刘威杰 胡天鹏 邢新丽 毛瑶 石明明 许安 苏业旺 李星谕 余海阔 祁士华 |
| |
作者单位: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盆地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恢复实验室,武汉 430078;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岩溶研究中心,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广西 桂林 541004;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环境学院,盆地水文过程和湿地生态恢复实验室,武汉 430078;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78 |
| |
基金项目: | 自然资源部岩溶生态系统与石漠化治理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基金项目(KDL2019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773124) |
| |
摘 要: | 为了解会仙湿地表层土壤中有机氯农药(OCPs)的残留现状,于2019年11月,根据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在桂林会仙湿地18个点位分别采集了不同深度的表层土壤样品,采用GC-ECD法对土壤中24种OCPs进行检测分析,对其残留特征、可能来源和生态风险进行了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24种OCPs检出率均高于80%,总OCPs含量范围为3.56~69.7 ng·g-1,均值为14.0 ng·g-1,与其他研究区相比,OCPs残留量处于较低水平,其中主要组分为滴滴涕(DDTs)和甲氧滴滴涕(MXC)。农用地土壤中OCPs残留量较高,且OCPs在0~10 cm深度残留量高于其他深度。研究区土壤中OCPs主要来源于工业DDTs等传统农药的历史残留。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中六六六(HCHs)生态风险较低,DDTs存在一定的生态风险。
|
关 键 词: | 表层土壤 有机氯农药 残留特征 来源解析 会仙湿地 |
收稿时间: | 2020-07-0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