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生物技术在兰花产业上的应用
引用本文:王侠礼.生物技术在兰花产业上的应用[J].北方园艺,2004(6):79-80.
作者姓名:王侠礼
作者单位:山东临沂师范学院农林学院,276003
摘    要:兰花是整个兰科植物(orchidaceae)的总称,全世界约有730多属,21500多种,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但主要分布在热带、亚热带地区.我国约有173余属,1240余种,在南北各地均有分布,但以云南、台湾、海南最为丰富.可分为三种类型,地生兰、附生兰和腐生兰.在我国,习惯把兰花分为国兰和洋兰.国兰一般指原产于我国,花型小、有香气的兰属中的几个种,主要有春兰、蕙兰、剑兰、墨兰和寒兰5种.洋兰主要是指国外生产和培育的一些大花型附生种类.目前,兰花在世界各地逐渐成为产业.上世纪的60年代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兰花种子萌发技术的进步、组培快繁技术的应用、新品种的不断育出和栽培技术的不断提高,兰花开始走上产业化的道路,美国、澳大利亚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相继建立了兰花产业.许多经济不发达但拥有丰富兰花资源的国家,如中国、印度、菲律宾等国也开始重视兰花业的发展.许多国家的兰花生产已成为花卉业甚至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荷兰、新加坡、新西兰等国家,兰花不仅是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重要的创汇产业.兰花产业发展到今天,组织培养技术功不可没.组织培养技术在兰花产业上的重大作用,主要体现在育种和快繁两个方面.

关 键 词:生物技术  兰花产业  育种  组织培养
文章编号:1001-0009(2004)06-0079-02
修稿时间:2004年6月10日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