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促进玉米子粒脱水的农艺措施研究进展
作者姓名:张翼飞  于崧  王玉凤  杨克军  郭庄园  李瑶  孙逸珊  贾文宝  张亚凤
作者单位: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农学院/黑龙江省现代农业栽培技术与作物种质改良重点实验室,163319,黑龙江大庆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D0300302-04);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YFD0300101-07);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125B-06-01);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科技攻关项目(HNK135-02-03);高校学成、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计划课题(XYB2014-03);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1610223068)
摘    要:作为我国玉米的主要产品类型,子粒用玉米收获时含水率是决定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质量、储藏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收获期子粒含水率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机械化粒收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影响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生产、限制玉米产业提质增效发展的重要经济与技术问题。对国内外促进玉米子粒脱水的农艺措施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与分析,认为未来玉米全程机械化生产过程中,在选用适宜子粒机械化直收优良品种的前提下,应结合各区域不同熟期品种的精细化布局,通过不断改进种植模式、优化养分和水分精准运筹方式,创新适时冠层结构调控措施,研发高效促脱水化学调控产品等关键栽培技术途径,建立生育后期子粒灌浆和脱水动力学协同关系,营造通透群体微区环境,加速子粒水分散失;收获时间调节方面,除了依据不同品种生理成熟前后的子粒脱水动力学进程、种植规模、市场供需格局和农机调度管理等因素外,还应充分考虑田间倒伏、落穗、穗腐、虫害及野生动物破坏导致的产量损失;此外,应加强与关键技术措施相配套的轻简化农机装备的有效研制,将农艺农机深度融合,进一步推动玉米子粒机械化直收技术应用,促进我国玉米及其制品质量与安全,提升玉米生产竞争力,实现玉米产业可持续发展。

关 键 词:玉米  子粒  高效脱水  农艺措施  
收稿时间:2018-08-0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作物杂志》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