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物理解题中的三个有效思维方法
引用本文:张建敏.物理解题中的三个有效思维方法[J].农村实用科技,2009(8):33-34.
作者姓名:张建敏
作者单位:黄骅市南排河镇张巨河学校
摘    要:有这样两个成语与本文有关,一是殊途同归,二是事半功倍。现在用一道习题解释一下这两个成语。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51页第二题是这样的,“一个额定功率为450瓦的电饭锅,在220伏额定电压下使用,每分钟产生多少焦耳的热量?”学生在解答这道习题时,很多先求电流和电阻再根据焦耳定律求出结果,这样做因为在计算时所求电流值、电阻值都不是整数,所以凡使用这种方法的学生的计算结果往往错误率很高。一部分学生是利用电热器产生的热和消耗的电能相同,直接用Q=W=P.t可很快得出结果。两种方法都能得出电饭锅每分钟产生的热,可谓殊途同归。而方法二转变了思维方式。省去了复杂的计算,可谓事半功倍。可见在物理解题时转变思维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归谬法、极值法、AB法是三剂常用的有效“偏方”。

关 键 词:物理解题  思维方法  计算结果  焦耳定律  额定功率  额定电压  思维方式  电饭锅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