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安徽省种传大豆病毒的初步鉴定
引用本文:李彦勇,王杰,胡全胜.安徽省种传大豆病毒的初步鉴定[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1983(1).
作者姓名:李彦勇  王杰  胡全胜
作者单位:安徽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安徽农学院植物保护系,安徽农学院植物保护系 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摘    要:从我省各地征集150个大豆品种,通过种子带毒情况的测定,从中选择种子带毒率最高表现花叶和皱缩症状的“陈寨大豆”,进行了种子带毒毒源的分离。该分离物,能侵染大豆、菜豆、决明。陈寨大豆种子带毒率为27.59%。桃蚜、蚕豆蚜和棉蚜均可传毒,麦长管蚜不传毒。病毒的致死温度为63—70℃;稀释限点为10~(-4)—10~(-5);体外保毒期为3—4天,可与SMV抗血清呈阳性反应,初步认为我们所鉴定的毒源分离物为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安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