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布氏锥虫伊氏亚种体外培养的研究——Ⅲ.集落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
引用本文:聂海洋,方元,叶万祥,王元伦.布氏锥虫伊氏亚种体外培养的研究——Ⅲ.集落的形成及其生物学意义[J].中国兽医学报,1991(2).
作者姓名:聂海洋  方元  叶万祥  王元伦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 (聂海洋,方元,叶万祥),南京军区军事医学研究所(王元伦)
摘    要:以无细胞培养系统培养布氏锥虫伊氏亚种(Trypanosma brucei subsp.evansi,简称伊氏锥虫),可见其有规律地形成集落.在每日混匀换液后8h开始虫体向局部聚集,形成集落;随着聚集过程的进展,集落范围缩小,虫密度增高,与周围境界愈加明显.12h集落大小趋于稳定,而虫密度仍持续上升至18h其表现为集落内虫体向多层立体分布发展.虫体不附着于培养器皿,运动活泼.在集落虫密度不断增高的同时,集落内单个虫体逐渐减少,而由分裂态虫体形成的小虫簇相应增多.集落实际上是旺盛分裂增殖的虫体群落.从培养8h起,每2h把培养物混匀1次,其前12h虫密度增长情况与始终静置培养的培养物基本一致,但12h后不再增殖,而后者则持续增殖至18h致使前者的最高虫密度仅为后者的约3/4.结果说明,集落的形成和保持有助于生长繁殖,是伊氏锥虫固有的生物学特性.本文还讨论了其形成机制和生物学意义.

关 键 词:布氏锥虫伊氏亚种(伊氏锥虫)  体外培养  集落形成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