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表皮碳氢化合物在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王书平  苏翠翠  朱雅君  张凯  朱坚  叶军
作者单位:1.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泰安 271018;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治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治理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3. 山东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农药毒理与应用技术重点实验室,泰安 271018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203038)
摘    要: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是进境木材及木质包装中常见的检疫性害虫,由于墨天牛属近缘种之间的幼虫形态相似,形态鉴定资料不完整,对低龄幼虫的鉴定尤其困难。为了鉴定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本文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的表皮碳氢化合物进行了分析,经NIST数据库检索,并与标准图谱比较,应用色谱峰面积归一法测定各组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表皮中的主要碳氢化合物由C24~C44的直链或支链、饱和及不饱和的长链烃类组成。云杉大墨天牛幼虫表皮有9种碳氢化合物,而云杉小墨天牛幼虫表皮有8种碳氢化合物,其中6种碳氢化合物为两种昆虫共有,但在含量上有差异。云杉大墨天牛特有的成分为正二十四烷、正三十六烷、正四十四烷,而云杉小墨天牛特有的成分为2-甲基-二十六烷、9-二十六碳烯。这些特有表皮碳氢化合物可用于近缘种云杉大墨天牛和云杉小墨天牛的分类鉴定。

关 键 词:溴虫氟苯双酰胺  小菜蛾  毒力  酶活性
收稿时间:2016-03-24
修稿时间:2016-04-15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