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农牧交错区LUCC对生态系统服务及生态环境质量的影响——以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为例 |
| |
作者姓名: | 周佳宁 秦富仓 邹伟 刘佳 杨振奇 张连根 |
| |
作者单位: | 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内蒙古农业大学 沙漠治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 沙漠治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南京农业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 江苏 南京 210095,西宁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青海 西宁 810008,内蒙古农业大学 沙漠治理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林业局, 内蒙古 多伦 027300 |
| |
基金项目: | 内蒙古自治区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计划项目"黄河粗沙集中来源区典型流域生态修复技术体系研究"(201802106) |
| |
摘 要: | [目的]探究华北农牧交错区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为类似地区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基于华北典型农牧交错区内蒙古多伦县2004年、2009年和2014年3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及其变更调查资料,获取该区2004—2014年LUCC时空数据。参考Costanza和谢高地等的研究成果,选取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和LUCC生态贡献率等,构建LUCC与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结果]①2004—2014年,研究区土地利用/覆被类型发生明显改变。②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不断提高,主要由林地增加而来;草地、耕地、水域和未利用地生态服务价值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这种增加趋势;10 a来研究区各土地利用/覆被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与各自面积变化规律一致。③从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变化来看,区域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但从变化细节上分析,生态环境存在改善和恶化双向变动;草地转向耕地和建设用地是该区生态环境恶化的主导因素,未利用地向草地和林地转换则促进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结论]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切实重视生态脆弱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生态环境之影响;从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加强"山水田林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构建合理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入手,引导区域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持续高质量发展。
|
关 键 词: |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LUCC) 生态服务价值 生态环境质量 多伦县 |
收稿时间: | 2018-01-09 |
修稿时间: | 2019-01-22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通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