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茎黄芪植株中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抑菌活性 |
| |
作者姓名: | 薛利娟 姬志勤 魏少鹏 |
| |
作者单位: | 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杨陵 7121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2017YFD0201402);陕西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科研计划项目(访学项目,13JS008) |
| |
摘 要: | 为综合开发利用药用植物扁茎黄芪Astragalus complanatus,对其非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进行了初步研究。采用硅胶柱层析和LH-20凝胶层析技术从扁茎黄芪植株中分离鉴定了7个化合物,并测定了各化合物对8种细菌的抑菌活性。根据波谱分析结果,7个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β-谷甾醇 (1) 、β-sitostenone (2) 、lawsaritol A (3) 、3β-羟基-5α,8α-桥二氧麦角甾-6,22-二烯 (4) 、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 (5) 、D-1-O-甲基肌醇 (6) 和沙苑子苷 (7) ,所有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扁茎黄芪植株中分离得到。抑菌活性测定结果表明:化合物 5 对蜡状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菜软腐病菌Erwinia carotovora、猕猴桃溃疡病菌Pseudomonas syringaepv.actinidiae和烟草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其中对猕猴桃溃疡病菌、烟草青枯病菌和白菜软腐病菌的最低抑制浓度(MIC)分别为37.5、18.8和75.0 μg/mL。3′,7-二羟基-2′,4′-二甲氧基异黄烷 (5) 的农用抑菌活性为首次报道。
|
关 键 词: | 扁茎黄芪 化学成分 分离鉴定 抑菌活性 |
收稿时间: | 2019-03-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药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