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与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作者姓名:王颜昊  刘增辉  柳新伟  宋祥云  崔德杰
作者单位: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山东 青岛 266109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01246);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自然保护区土壤定位研究项目(20163702011309)
摘    要:研究黄河三角洲表层土壤中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评价其潜在生态风险。结果表明:表层土壤(0-20 cm)Cu、Zn、Cr、Cd、Pb、Ni、As和Hg的平均含量为27.87,79.19,69.01,0.383,21.98,33.42,13.76,0.025 mg/kg。除Cd外,其他重金属含量平均值均小于国家二级标准值;各重金属空间分布均呈现自西北向东南递减的趋势,且实验区含量最高,核心区含量最小;Hakanson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表明,Cd为中等-较强生态危害,其余重金属单项均为轻微生态危害,潜在风险程度由高到低依次为Cd>Hg>As>Ni>Cu>Pb>Cr>Zn;保护区综合潜在生态风险为轻微-中等生态危害,呈实验区>缓冲区>核心区的规律。重金属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距离人类活动较近区域含量高,较远区域含量低。

关 键 词:黄河三角洲  土壤重金属  空间分布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收稿时间:2018-11-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