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类抗生素在两种典型猪场废水处理工艺中的去除效果 |
| |
作者姓名: | 周婧 支苏丽 宫祥静 杨凤霞 谷艳茹 丁飞飞 张克强 |
| |
作者单位: | 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150030;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天津市静海区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天津 301600,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150030;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哈尔滨 150030;农业农村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 天津 300191 |
| |
基金项目: |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2018-jbkyywf-zsl);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41807474,41807399);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016YFD0501407) |
| |
摘 要: | 为了解规模化养猪场中废水处理工艺对抗生素的去除效果,选取了天津两家典型规模化猪场,采集各个处理单元出水,分析三类典型兽用抗生素(磺胺类SAs、喹诺酮类FQs和四环素类TCs)在不同处理工艺水相中的分布迁移(生猪养殖场F1工艺:原水-暂存池-固液分离后-CSTR/UASB-初沉池-A池-O池-二沉池;生猪养殖场F2工艺:原水-三级沉淀池-固液分离后-折流厌氧池-好氧曝气池-植物塘),并比较了养殖场进、出水中抗生素总承载量情况。研究结果表明:各抗生素残留浓度在不同处理单元中残留规律差异较大,F1养殖场废水共检测出10种抗生素,原水中磺胺二甲嘧啶(SMN)残留浓度最高为45.78μg·L-1,不同种类抗生素总去除率范围为-53.32%~99.33%,对于F1处理工艺,UASB单元对SAs、TCs去除效果最好,O池对FQs的去除效果较好,抗生素在进出水中总承载量分别为9 854.43 mg·d-1和1 214.49 mg·d-1;F2养殖场废水中共检测出5种抗生素,原水中恩诺沙星(ENR)残留浓度最高为8.86μg·L-1,不同种类抗生素总去除率范围为-6.95%~78.80%,其中三级沉淀池对SAs、FQs处理效果较好,植物塘对TCs去除效果较好,抗生素在进出水中总承载量分别为2 014.90 mg·d-1和1 527.96 mg·d-1。总之,F1工艺对抗生素去除效果较为明显,且厌氧、好氧处理单元对F1和F2养猪场废水中抗生素去除相对有效,因此建议猪场废水工艺中采用厌氧和好氧工艺交替处理对水相中抗生素进行去除。
|
关 键 词: | 抗生素 生猪养殖场 废水处理 水相去除率 水相承载量 |
收稿时间: | 2018-08-24 |
修稿时间: | 2018-11-09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