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刘战东  张凯  黄超  孙景生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农业部作物需水与调控重点开放实验室, 河南 新乡 453002
基金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5031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309226);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CARS-02-14)
摘    要:以旋耕畦灌(CK)为对照,探究不同耕作和灌溉方式处理夏深松畦灌(XS35)、秋深松畦灌(QS35)、秋深松微喷灌(QS35SI)和秋深松滴灌(QS35DI)对玉米光合特性的影响,以确定深松耕下的合理灌溉方式。结果表明:不同耕作方式下,QS35处理LAI、叶绿素相对含量、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产量较CK分别提高20.7%,6.4%,17.8%,36.9%,40.1%,18.9%,9.6%,花前和花后Fv/Fm均无显著差异,花前和花后qP、ETR、Y(Ⅱ)在不同光照强度下表现为QS35>XS35>CK,NPQ在花后表现为QS35QS35DI>QS35>CK,花前和花后NPQ表现为QS35SI
关 键 词:深松  灌溉方式  光合作用  叶绿素荧光特性  玉米
收稿时间:2019-01-2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