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
作者姓名:李忠义  吴强  单秀娟  王新良  金显仕
作者单位:1.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农业部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山东省渔业资源与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071;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 266235
基金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2015CB453303),农业部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30503),农业部黄渤海渔业资源环境重点野外科学观测试验站和山东省泰山学者工程专项,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鳌山科技创新计划(2015ASKJ02)
摘    要:基于2010年和2012–2014年每年8月渤海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根据优势种、单位个体重、相对资源量、Jaccard种类组成相似性系数和群落结构数量生物量曲线等指标,研究渤海鱼类群落结构的年际变化,结果显示:(1)2010年和2012–2013年,总鱼类和底层鱼类种类数一直呈下降趋势,2014年有所恢复;2010年和2012–2014年暖温种种类数基本上呈下降趋势;(2)底层鱼类优势种由小个体的虾虎鱼(Gobiini sp.)代替大个体的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中上层鱼类优势种则由植食性为主的黄鲫(Setipinna taty)和斑(Konosirus punctatus)转向浮游动物食性的鳀(Engraulis japonicus);(3)2010年和2012–2014年渤海底层鱼类和总鱼类年间站位相对资源量两两间都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013年与2014年间总鱼类及2014年与2010年底层鱼类年间站位相对资源量方差无显著性差异(P0.05),其他年份两两间都为方差不齐(P0.05),底层鱼类和总鱼类站位相对资源量年际存在极端异常值;(4)2010年和2012–2014年单位数量鱼体的个体重逐年下降,渤海鱼类这几年严重趋向小型化;(5)5种组内相似、组间相异贡献率高的鱼类种类,其年度相对资源量和分布变化较大;根据生物量与数量优势度曲线及W统计值判断,2010年渤海鱼类群落结构比较稳定,2012年相对稳定,2013年和2014年处于干扰状态,特别是2013年的鱼类群落结构处于比较严重的干扰状态。综上所述,渤海鱼类群落结构在2010年和2012–2014年发生了较大改变,处于受干扰不稳定状态。

关 键 词:渤海  鱼类  群落结构  年际变化
修稿时间:2017-03-07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