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口鱼类底拖网调查采样断面数的优化 |
| |
作者姓名: | 王晶 徐宾铎 张崇良 薛莹 任一平 万荣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2. 中国海洋大学水产学院,山东青岛266003;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0;3.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上海201306;国家远洋渔业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201306;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国家实验室,海洋渔业科学与食物产出过程功能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0 |
| |
基金项目: | 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303050) |
| |
摘 要: | 优化调查采样设计方案,利用有限的调查成本获取准确可靠的渔业资源数据,对于开展独立于渔业的科学调查十分重要。根据2013年8、10月和2014年2、5月在黄河口及其邻近水域进行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数据,选取短吻红舌鳎(Cynoglossus joyneri)和矛尾虾虎鱼(Chaeturichthys stigmatias)作为目标鱼种,以其平均个体体长、平均个体体重为调查采样优化目标,利用计算机模拟方法对黄河口水域的渔业资源底拖网调查生物学数据进行再抽样,以平均体长、平均体重估计值的相对估计误差(REE)、相对偏差(RB)和变异系数(CV)作为优化评价指标,对基于整群抽样方法的黄河口及邻近海域的调查采样断面数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对于目标鱼种的平均体长、平均体重指标,模拟估计值的REE、RB和CV均随着断面数的减少不断增加,调查断面数少于3时,各指标的变化幅度较大。断面数由5减少至3,REE值平均增加2%,RB值平均增加0.13%,CV值平均增加1.95%,同时渔获量降低近40%。因此,断面数为3可视为黄河口及邻近海域可接受的最优调查断面数。
|
关 键 词: | 黄河口 底拖网调查 采样设计优化 最优断面数 计算机模拟 |
修稿时间: | 2017-09-12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