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培肥方式对陇中旱农区玉米光合特性和产量的影响
作者姓名:康彩睿  谢军红  李玲玲  王进斌  王嘉男  郭喜军  彭正凯  Setor kwami Fudjoe  王林林
作者单位: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重点实验室/甘肃农业大学农学院, 兰州 730070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761143004和31660373)、甘肃省干旱生境作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GSCS-2019-Z04)、甘肃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GSPT-2018-56)
摘    要:依托2012年设在陇中旱农区的田间定位试验,设置单施化肥(CF)、有机肥+化肥(SC)、单施有机肥(SM)、单施玉米秸秆(MS)和不施肥对照(NA)5个处理,研究培肥方式对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叶绿素含量(SPAD)、光合特性、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单施化肥和有机肥化肥配施显著增强了玉米光合作用,4种培肥方式均增加了玉米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CF、SC、SM和MS处理较NA分别增加了74.6%和80.0%、64.5%和74.0%、18.9%和28.9%、12.9%和25.8%。在各生育时期,CF和SC处理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NA处理。CF和SC处理显著提高了玉米产量,子粒产量较NA分别增加了148.7%和119.1%,生物产量较NA分别增加了118.4%和105.0%。在陇中旱农区应用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种植玉米,化肥单施和有机肥配施化肥均可通过增加叶片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指数改善光合作用,从而提高玉米产量。要维持玉米产量的可持续提高,有机肥化肥配施更加适宜。

关 键 词:玉米  全膜双垄沟播  培肥方式  光合特性  产量
收稿时间:2020-09-09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