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2009―2011年秋季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 关系
引用本文:徐勇,线薇微,李文龙.2009―2011年秋季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特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 关系[J].中国水产科学,2015,22(3):478-487.
作者姓名:徐勇  线薇微  李文龙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海洋生态与环境科学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学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176138,31272663);国家基金委–山东省联合基金项目(U1406403);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KZCX1-YW-08-01);国务院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资助项目(JJ 2012—2013)
摘    要:根据2009―2011年秋季长江口及其邻近海域渔业资源中无脊椎动物调查数据,探讨无脊椎动物群落动态特征。结合同步监测的该水域环境数据,分析无脊椎动物群落时空变异与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3个秋季航次共捕获无脊椎动物8目15科25种,其中甲壳动物14种,软体动物11种。无脊椎动物群落优势种类包括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鹰爪虾(Trachypenaeus curvirostris)、日本枪乌贼(Loligo japonica)、双斑蟳(Charybdis bimaculata),不同年份优势种类存在变异。无脊椎动物群落资源密度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009年最低,2011年相对最高。无脊椎动物群落多样性年间差异显著(P0.05)。双向指示种(TWINSPAN)群落结构分析表明,无脊椎动物群落包括2个群组,具有明显的年际演替特征。冗余分析(RDA)群落排序结果显示,表层盐度和底层温度是驱动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结构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长江口无脊椎动物群落年际变异体现在优势种类和多样性的演替上,水域温度驱动群落的时间变异,盐度驱动群落的空间变异。

关 键 词:无脊椎动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长江口
修稿时间:2015/5/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水产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