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东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粒径特征研究
引用本文:魏敬欣,解常鑫,杨婉玲,刘乾甫,高原,曾艳艺,王超.东江三角洲河网浮游植物粒径特征研究[J].淡水渔业,2024(2):3-12.
作者姓名:魏敬欣  解常鑫  杨婉玲  刘乾甫  高原  曾艳艺  王超
作者单位:1. 上海海洋大学海洋生态与环境学院;2.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3. 天津农学院,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4. 农业农村部珠江流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中心;5. 广东省水产动物免疫与绿色养殖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A1515012079);
摘    要:于2021-2022年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对东江三角洲河网的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及粒径结构(小型Micro,微型Nano,微微型Pico)进行了季节性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夏季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均值明显高于其他季节。粒径组成结果显示,小型和微型浮游植物叶绿素a浓度占比较高,二者浓度占比之和的年平均值为97.25%。粒径结构的季节特征显示,Micr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显著,Nano和Pico浓度占比季节差异不显著。空间特征显示,靠近珠江口的站位一般呈现出Nano浓度占比大于Micro浓度占比的规律。冗余分析(Redundancy analysis, RDA)显示,Micro浓度占比与水温、pH和河宽呈正相关关系,Nano浓度占比与透明度呈正相关关系。聚类分析结果显示,调查站位被明显分成了上游和下游两大类群,两大类群间浮游植物粒径组成差异显著,其中两类群中Micro、Nan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显著,Pico叶绿素a浓度占比差异极显著。另外,研究发现,两类群间差异显著的物理因子主要为盐度,差异显著的化学因子主要为pH和TP。结合RDA分析结果,推测盐度和pH是影响东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粒径组成空间分布...

关 键 词:浮游植物  叶绿素a粒径结构  环境因子  东江三角洲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