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黄土高原油松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以黄龙山林场为例
引用本文:褚洪龙,李莎,唐明.黄土高原油松根际土壤酶活性及真菌群落多样性研究——以黄龙山林场为例[J].土壤学报,2015,52(1):154-161.
作者姓名:褚洪龙  李莎  唐明
作者单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基金项目: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经费项目(201404217)、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170567,31270639)和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项目(IRT1035)资助
摘    要:为了解黄土高原油松林根际土壤酶活性和真菌群落多样性,本研究分析了陕西黄龙县不同样区油松根际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多酚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并采用巢式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了油松根际土壤中真菌群落多样性。结果表明,该地区油松根际真菌群落相似性较高,但受坡向、海拔、土壤水分及人类扰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不同样区的真菌群落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存在差异。油松根际各土壤酶活性均表现出坡顶样地高于坡底样地,阴面样地高于阳面样地,林区路旁样地由于采样环境不同于林中样地,酶活性介于其他样地之间;丰富度(S)、Shannon-Wiener指数(H)、Simpson指数(D)、均匀度指数(EH)分析表明,该区域油松根际土壤真菌群落多样性分布特征与酶活性分布特征相一致。相关性分析表明,除过氧化氢酶外,其余酶活性之间、以及与真菌多样性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土壤含水量与真菌多样性和土壤酶活性除多酚氧化酶外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而土壤p H与各种酶活性之间均未达显著相关水平(p0.05)。土壤含水量是影响该地区真菌群落多样性与土壤酶活性主要因素之一。

关 键 词:黄土高原  油松  酶活性  真菌群落多样性  巢式PCR-DGGE
收稿时间:2013/12/30 0:00:00
修稿时间:2014/3/2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