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豆抗食心虫性的遗传及抗虫育种方法的研究——Ⅰ.人工接虫条件下F_2代的抗虫性
引用本文:孙志强,田佩占,岳德荣.大豆抗食心虫性的遗传及抗虫育种方法的研究——Ⅰ.人工接虫条件下F_2代的抗虫性[J].大豆科学,1989(2).
作者姓名:孙志强  田佩占  岳德荣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 (孙志强,田佩占),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岳德荣)
摘    要:在网室内用人工接虫的方法对2个抗虫×抗虫,和7个抗虫×感虫大豆杂交组合的F_2群体,及抗虫和感虫亲本,进行了抗性鉴定。根据抗、感亲本的虫食粒率和受害荚率,将F_2代植株的抗虫性分为5级。结果表明,F_2代的抗虫性呈非对称分布,分布高峰的位置因组合而异,且不具有数量性状特有的中心对称分布特征。2个抗×抗组合的F_2代,均分离出一定比例的感虫或高感个体,暗示父母本可能分别带有不同的抗虫基因。同一抗虫亲本与不同的农艺亲本杂交后,F_2代的抗虫性分离比例有较大的差异。抗×抗和抗×感组合的F_2代,都可以分离出较大比例的抗虫单株,超亲现象很普遍,因此,在适宜的接种强度下,抗食心虫性的选择,可能比选择其它数量性状更易奏效。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