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
引用本文:吴晓晨,李忠佩,张桃林.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J].土壤,2009,41(3):377-383.
作者姓名:吴晓晨  李忠佩  张桃林
作者单位:1.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2. 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210008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973计划) 
摘    要:红壤丘陵地区荒地或旱地开垦为水田不仅可以治理土壤侵蚀,而且能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农田生产力.本文分析了长期不同施肥措施下垦自红壤荒地的稻田 2004-2007 年的养分循环和平衡特征及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垦殖年限施肥措施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基本不变,都是 NPK+有机质循环 (8589 kg/hm2) > NPK (7804 kg/hm2) > N+有机质循环 (6626 kg/hm2) >有机质循环 (4525 kg/hm2) >无肥区 (2707 kg/hm2),且随着垦殖年限增加,不同施肥措施间产量差异有增大趋势.P 是中低肥力红壤稻田的主要限制因子,不施 P 肥对早稻产量的影响高于晚稻.有机物循环可以提高系统养分的再循环率,循环及循环配施化肥处理的养分都有盈余,单施化肥则会导致养分亏缺.高产稻田生态系统 N 素输入主要依靠化学 N 肥,有机肥是重要的 P 素资源,秸秆还田对于稻田 K 平衡有重要作用.

关 键 词:施肥  红壤稻田  养分循环  养分平衡

Nutrient Cycling and Balance of Paddy Fields with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Red Soil Region
WU Xiao-chen,LI Zhong-pei,ZHANG Tao-lin.Nutrient Cycling and Balance of Paddy Fields with Different Long-term Fertilization Management in Red Soil Region[J].Soils,2009,41(3):377-383.
Authors:WU Xiao-chen  LI Zhong-pei  ZHANG Tao-lin
Institution:State Key Laboratory of Soil and Sustainable Agriculture (Institute of Soil Science,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Nanjing 210008, China
Abstract:
Keywords:Fertilization  Paddy fields of red soil region  Nutrient cycling  Nutrient balance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土壤》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