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大黄鱼感染致病弧菌的检测及其病害的预测预警
作者姓名:葛明峰  郑晓叶  王国良
作者单位: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 宁波 315211;宁波大学应用海洋生物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浙江 宁波 315211
基金项目:教育部长江学者与创新团队(IRT0734);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090302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LY13C190005);大学生科技成果创新(2013R405031)
摘    要:为预防与控制大黄鱼溃疡病的发生,本研究利用特异多重PCR技术,对象山县养殖大黄鱼的3种致病弧菌感染情况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每月在各定点网箱组随机采集大黄鱼肝、肾、脾、肌肉等组织进行感染情况的检测。结果显示,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率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溶藻弧菌、哈维弧菌对大黄鱼的感染率整体高于副溶血弧菌;从感染组织分析,与肝脏、肾脏相比3种致病弧菌更易感染肌肉、脾脏;3种致病弧菌对不同鱼龄的大黄鱼感染率各不相同。研究还表明,3种致病弧菌在各个采样时间点均有感染,其中7—9月为弧菌感染高峰期,而台风后的感染率较台风前都有一定提高。另外,根据大黄鱼溃疡病发生与3种致病弧菌感染率关系的研究可知,在大黄鱼溃疡病暴发前几天,弧菌的感染率都会显示出较高数值。因此,可以通过3种致病弧菌对大黄鱼感染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与分析来预测预警病害的发生和流行。

关 键 词:大黄鱼  弧菌  流行病学  预测预警  多重PCR
收稿时间:2014-07-23
修稿时间:2014-10-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产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