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植物源次生物质棉酚和芸香苷对绿盲蝽保护酶与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朱香镇  雒珺瑜  张帅  吕丽敏  王春义  崔金杰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 棉花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河南 安阳 455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7YFD0201906),国家现代农业(棉花)产业技术体系(CARS-15-20)
摘    要:为明确棉酚和芸香苷2种植物次生物质对绿盲蝽Apolygus lucorum体内3种保护酶——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和3种解毒酶——碱性磷酸酶(AKP)、酸性磷酸酶(ACP)、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的影响,通过在人工饲料中添加棉酚和芸香苷饲喂不同龄期绿盲蝽若虫,分别在24、48、72 h后测定若虫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同一龄期的绿盲蝽若虫取食不同浓度的同种外源次生物质后,随着次生物质浓度的升高,3种保护酶活性分别在不同浓度处理下达到最大值,如1龄若虫其CAT活性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72.8 U/mg protein,SOD和POD活性分别在0.8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为59.8、23.0 U/mg protein,而3种解毒酶ACP、AKP和GST活性则均在0.4 mg/mL棉酚胁迫下达到最大,分别为26.9、29.5、66.8 U/mg protein,即绿盲蝽受到不同浓度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的保护酶和解毒酶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同一龄期若虫取食不同种类的次生物质后,体内同一种保护酶的活性变化也不尽相同,如3龄若虫其SOD活性在1.0 mg/mL棉酚或0.04 mg/mL芸香苷胁迫48 h后均达到最大,分别为58.0 U/mg protein或61.1 U/mg protein,且显著高于其它浓度胁迫,即不同种类次生物质诱导绿盲蝽同一种保护酶达到最大值所需浓度不同。表明绿盲蝽受到不同种类外源次生物质或者不同浓度同种外源次生物质胁迫后,体内保护酶和解毒酶活性的变化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且不同酶的变化处于一种协调状态,以适应外界环境条件的变化。

关 键 词:次生物质  绿盲蝽  保护酶  解毒酶
收稿时间:2017-03-21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