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六种农药对两种果蝇成虫室内毒力和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
作者姓名:刘倩  高欢欢  翟一凡  陈浩  郑礼  于毅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济南 250100,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济南 250100,山东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济南 250100
基金项目: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水果产业创新团队,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科技创新工程(CXGC2016B11)
摘    要:为明确田间常用农药对伊米果蝇Drosophila immigrans和海德氏果蝇D. hydei的毒力和解毒机制,采用药膜法在室内测定6种田间常用农药原药对2种果蝇实验种群成虫的LC_(10)、LC_(20)和LC_(50),并研究其中3种农药的亚致死剂量(LC_(10)、LC_(20))对果蝇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羧酸酯酶(CarE)、乙酰胆碱酯酶(AchE)3种主要解毒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乙基多杀菌素对伊米果蝇的毒力最大,LC_(10)、LC_(20)和LC_(50)分别为0.29、0.51和1.51 mg/L;甲维盐对海德氏果蝇的毒力最大,LC_(10)、LC_(20)和LC_(50)分别为0.14、0.36和2.09 mg/L;吡虫啉对2种果蝇的毒力均最低。不同亚致死浓度的乙基多杀菌素处理伊米果蝇24 h后,CarE和AchE活性均显著高于对照,而GST活性在低浓度时显著高于对照;高浓度甲维盐仅对海德氏果蝇AchE活性有显著抑制作用;吡虫啉可抑制伊米果蝇AchE和海德氏果蝇CarE活性。表明伊米果蝇和海德氏果蝇可通过改变3种解毒酶的活性来防御杀虫剂对其造成的影响。

关 键 词:伊米果蝇  海德氏果蝇  农药  毒力测定  解毒酶
收稿时间:2017-07-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