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世纪俄国多余人形象分析
摘    要:"多余人"这一独特的文学现象产生于俄国批判现实主义尤为盛行的19世纪上半叶。普希金《叶甫盖尼·奥涅金》中的奥涅金;莱蒙托夫《当代英雄》中的毕巧林;屠格涅夫《罗亭》里的罗亭;冈察洛夫《奥洛摩夫》里的奥勃洛摩夫等,都是"多余人"这一系列形象的典型代表。"多余人"现象作为社会现实在文学作品中的真实反映,它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历史过程,有其必然的发展规律。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