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子引发处理对棉花种子健康性的影响
引用本文:张东海,李晓明,王振华,黄丙香,李卫华.种子引发处理对棉花种子健康性的影响[J].种子,2006,25(2):69-72.
作者姓名:张东海  李晓明  王振华  黄丙香  李卫华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石河子,832003
摘    要:对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新陆早10号”种子采用水合(HP)和盐渗(OP)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调查各处理种带病原菌的种类和发生率。结果表明:未经任何处理的棉花种子的种带致病菌和腐生菌的种类较多,发生率较高。HP和OP处理能显著降低棉花立枯丝核菌、黄萎病菌、镰刀菌等种带致病菌的发生,但对青霉菌和黑根霉菌等腐生菌的发生有诱发作用。种子表面消毒对未处理种子和水合处理种子种带病原菌的发生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腐生菌的发生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盐渗处理后的种子腐生菌的发生抑制作用不大,相反,黄萎病菌的发生率大大提高(11.5%)。2种种子处理方法比较而言,6h的水合处理对棉花种带致病菌,尤其是枯、黄萎病的发生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如果再辅以种子表面消毒,还能大大降低青霉菌、黑根霉菌等腐生菌的发生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种子处理方法。

关 键 词:棉花  水合处理  盐渗处理  健康性测定
收稿时间:2005-10-29
修稿时间:2005-10-29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