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渝水区刁坑生产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棉花生产的惊人变化,给人们一个有益的启示,即:江西无论从赣北到赣中,气候条件都是适宜植棉的,尤其是有秋季高温,日照充足,结铃期长等优越的自然条件,提高单产的潜力是很大的。只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方针、政策,把农民植棉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并因地因时制宜,实行科学种棉,就能把我省棉花增产的潜力充分挖掘出来,使棉花由低产变高产,不论灾年、平年,都能夺得高产稳产。那种所谓“江西不宜植棉论”或者认为“只有波阳湖北部可以植棉,波阳湖南部乃至赣中地区就不适宜种棉”的论点,都是没有科学根据的,经不起实践检验的。请看: 这个队在三中全会以前,历年计划植棉40亩,亩产仅40多斤,曾被认为是不宜植棉的低产队。但在三中全会以后,自80年不断调整落实和完善了农业生产责任制,大大调动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以来,恢复计划植棉40亩,四年四大步,单产翻几番。80年亩产就达到102斤,81年上升到126斤,82、83年更上升到206和287.5斤(注:来稿按计划棉田40亩计算,亩产308.5斤,但据称还开荒扩种7.5亩,收皮棉840斤,则实际棉田应为47.5亩,平均亩产应核实为287.5斤),尤其是82、83两年,都是在大灾、多灾之年夺得这样大面积高产的,更是难能可贵。这个活生生的事实,既充分显示了党的政策的威力,同时也充分表明我省的自然条件是优越的,只要灵活运用科学植棉技术,即使在多灾之年仍然是可以夺得棉花高产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