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乌鳢(Channa argus)源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
作者姓名:杨移斌  宋怿  杨秋红  刘永涛  杨先乐  艾晓辉
作者单位:1.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 长江水产研究所,湖北 武汉 430223;2.农业部水产品质量安全控制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41;3.上海海洋大学,上海 201306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CARS-49); 现代农业人才支撑计划、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基本科研业务费(2017HY-ZD0505,2016 HY-ZD1202)
摘    要:对患病乌鳢(Channa argu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乌鳢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江西南昌某养殖场发病的乌鳢肝、肾、脾和溃烂肌肉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JX15,对JX15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对JX15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理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与gyrB[DNA促旋酶(gyrase)B亚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JX15株被鉴定为摩氏摩根菌。病理学和致病性试验显示,病鱼肝、肾、脾及溃烂皮肤肌肉等组织器官具有典型病理变化,人工感染的乌鳢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发病乌鳢体内分离到与菌株JX15一致的菌株,可以断定菌株JX15是本次乌鳢发病的病原菌,其LD50为3.4×105 cfu·g-1。JX15株对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及头孢噻肟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氯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等11种药物耐药。本研究证明了江西南昌某养殖场的乌鳢溃烂病是由摩氏摩根菌感染所引起的,可选用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新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种药物进行治疗。

关 键 词:乌鳢(Channa argus)  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  分离鉴定  药敏特性  
收稿时间:2017-07-0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浙江农业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