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旱作雨养区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基于秸秆利用视角
引用本文:徐晓红,杜妍,王洪君,陈宝玉,杨双,王洪丽,舒坤良.旱作雨养区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基于秸秆利用视角[J].玉米科学,2020,28(5):119-123,130.
作者姓名:徐晓红  杜妍  王洪君  陈宝玉  杨双  王洪丽  舒坤良
作者单位: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信息研究所, 长春 130033;吉林省农业科学院/农业部东北植物营养与农业环境重点实验室, 长春 130033
基金项目: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300807-5)、(2018YFD0300204-X)、农业部东北作物生理生态与耕作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课题(KLPC2018-01)、吉林省科技引导计划(20190601010FG)、(20190601005FG)、吉林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19c29)
摘    要:以吉林省西部旱作雨养区的白城洮北区为研究区,结合土壤养分情况、实测数据及实地调研数据,从种粮主体认可性因素、农业可持续性因素两个方面选取有效磷提高率、速效钾提高率、管理难易程度、产投比、单产、作业成本、用工量、有机质提高率、土壤容重9个指标,构建旱作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适宜性评价体系,运用投影寻踪模型方法对玉米丰产增效技术模式进行适宜性评价。结果表明,在研究区采用的4种秸秆覆盖模式和4种秸秆旋混模式及两种常规模式中,免耕+秸秆粗略粉碎归行覆盖模式最适宜在研究区进行推广应用。该模式产投比最高,用工最少,作业成本较低,长期秸秆覆盖能够提升土壤养分和改善土壤理化性状。

关 键 词:玉米  秸秆利用  投影寻踪模型  适宜性评价
收稿时间:2020/1/1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玉米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