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
作者姓名:吴梦瑶  陈林  庞丹波  刘丽贞  刘波  祝忠有  李学斌
作者单位:宁夏大学西北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宁夏大学西北土地退化与生态恢复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银川 750021
基金项目:宁夏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8BFG0201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960359);第三批宁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项目(TJGC2018068);宁夏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AAC03102)
摘    要:以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0—20,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土层,0.25~0.053 mm团聚体为主要团聚体类型,随海拔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含量增加,<0.053 mm团聚体含量减少,表明土壤团聚体随海拔增加呈现由小粒径向大团聚体转变的趋势。20—4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在中海拔(2139 m)达到最高,占比为65.73%。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0—20,20—40 cm土层均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2139 m处达到峰值。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团聚体MWD和GMD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粉粒以及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含量、pH呈负相关。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体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较高含量的大团聚体和土壤养分是团聚体稳定的关键要素。

关 键 词:贺兰山  海拔梯度  土壤团聚体  稳定性  影响因子
收稿时间:2020-09-10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