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羊坏死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分析
引用本文:向秋黄.羊坏死杆菌病的治疗方法分析[J].吉林畜牧兽医,2021,42(2).
作者姓名:向秋黄
作者单位: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农业农村局,湖南衡东 421400
摘    要:1发病特点羊坏死杆菌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患病羊或隐性带菌羊,致病菌会随粪便、分泌物或坏死组织排出体外,污染养殖场内的环境,健康羊只接触到病原体后,会经过损伤的皮肤或黏膜而感染患病,任何部位的伤口都能够导致病原体的感染,通常较为常见的是口腔黏膜以及肢蹄部位皮肤,新生羔羊可以通过脐带感染,在潮湿的地区以及多雨的季节发病率较高,主要是由于潮湿的环境容易导致羊蹄部的损伤,从而为坏死梭杆菌或其他化脓菌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此外,环境湿度过高会影响羊只的抵抗力,从而提高该病的发病率,饲养管理不良、缺乏营养物质、长途运输等也是诱发该病的主要原因。

关 键 词:坏死梭杆菌  新生羔羊  长途运输  口腔黏膜  繁殖条件  化脓菌  环境湿度  缺乏营养
本文献已被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