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猪丹毒的诊断及防制
引用本文:王晓虎,范秀波,袁宝.猪丹毒的诊断及防制[J].吉林畜牧兽医,2006,27(11):36-37,39.
作者姓名:王晓虎  范秀波  袁宝
作者单位:吉林大学畜牧兽医学院,吉林,长春,130062;沈阳农业大学畜牧兽医学院,辽宁,沈阳,110161;吉林大学农学部实验动物中心,吉林,长春,130062
摘    要:猪丹毒是由猪丹毒杆菌引起猪的一种急性、热性传染病,其临床特征是败血症症状、发高热、皮肤上出现紫红色疹块、纤维素性关节炎和疣状心内膜炎等,是威胁养猪业的一种重要传染病。该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对养猪业危害很大。1 病原猪丹毒杆菌是一种革兰氏染色阳性(紫色)丹毒丝菌,呈小杆状或长丝状,从慢性病灶分离出的菌株呈不分支长丝或中等长度的链状。微嗜氧,在普通培养基上能生长。本菌对酸的抵抗力很强,耐胃酸。在盐腌或熏制的肉内能存活3~4个月,在掩埋的尸体内能活7个多月,在土壤内能存活35 d。

关 键 词:猪丹毒杆菌  热性传染病  防制  诊断  临床特征  纤维素性  养猪业  败血症
文章编号:1672-2078(2006)11-0036-03
收稿时间:2006-09-12
修稿时间:2006-09-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