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恢复模式亚热带森林土壤贮水量和养分储量的差异
引用本文:马耀华,刘虹冰,李雨欣,李鑫,刘斌,杨世赟,曾施绮,卜文圣.不同恢复模式亚热带森林土壤贮水量和养分储量的差异[J].北京林业大学学报,2023(5):97-105.
作者姓名:马耀华  刘虹冰  李雨欣  李鑫  刘斌  杨世赟  曾施绮  卜文圣
作者单位:1. 国家林业与草原局鄱阳湖流域森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重点实验室;2. 江西农业大学林学院;3. 九江市林业局;4. 江西九连山森林生态系统国家定位观测研究站
基金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02ACBL2150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1760134);
摘    要:【目的】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大量天然林遭到破坏,导致森林的数量和质量显著下降,因此采取了许多植被恢复措施,其主要方式有人工恢复和自然恢复模式。研究这两种不同恢复模式下林分的土壤贮水量和养分储量的差异,有助于比较这两种模式的优劣性,为亚热带植被恢复和重建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择九连山皆伐后自然恢复35年的次生林、人工栽植杉木后自然恢复39年的杉木林以及保存完好的原始林等3个典型林分为对象,比较不同恢复模式在水源涵养和养分贮存能力上的差异。【结果】研究结果表明:在贮水能力上,杉木林、次生林的吸持贮水量和饱和贮水量明显低于原始林,但在滞留贮水量上,杉木林、次生林却显著高于原始林,而杉木林和次生林在贮水量上较相似;在土壤养分贮存方面,原始林和次生林的速效氮储量均显著高于杉木林,但杉木林的有效磷储量显著高于次生林和原始林;原始林的碳储量、全氮储量和全磷储量均明显高于杉木林和次生林,且杉木林的碳储量、全氮储量显著高于次生林,但杉木林的全磷储量却显著低于次生林。【结论】两种恢复模式在土壤水源涵养方面相似,而在养分贮存能力上存在很大的差异,需要依据不同的生态恢复目标而选用不同的恢复模式,提高土...

关 键 词:亚热带森林  森林土壤  恢复模式  贮水能力  养分储量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