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纤维素分解菌系WSD-5常温产酶高温糖化小麦秸秆研究
引用本文:温博婷,袁旭峰,华彬彬,尹永焕,王小芬,钟萼蓉,崔宗均.纤维素分解菌系WSD-5常温产酶高温糖化小麦秸秆研究[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14,19(2):36-42.
作者姓名:温博婷  袁旭峰  华彬彬  尹永焕  王小芬  钟萼蓉  崔宗均
作者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 经济作物开发研究所, 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中国农业大学 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中国农业大学生物质工程中心, 北京 100193
基金项目:国家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201303080);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D14B01);中国农业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专项(2012YJ015)
摘    要:将木质纤维素原料转化为燃料乙醇,受到全世界的期待。本研究探讨了利用复合菌系直接分解糖化的新途径。结果显示,该复合菌系优化的产酶活条件是转速为0r/min,底物添加量为3%,第6天酶活达到峰值,主要酶活为木聚糖酶活、CMC酶活和滤纸酶活,分别为15.18、3.43和0.79IU/mL。在第15天培养结束后,WSD-5对小麦秸秆中纤维素、半纤维素以及木质素的分解率分别达到71.3%、90.6%和51.7%。在酶活高峰期,在添加底物的同时升温至55℃保温糖化,结果发现还原糖的浓度显著提高。酶解小麦秸杆产生的总还原糖达到125mg/g以上,两次糖化总还原糖浓度为常温发酵时的15倍以上。当底物浓度为6%时的转化率最高,达到150.73mg/g。在糖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少量的甲酸、乙酸等可溶性小分子化合物,可以作为甲烷发酵的底物,具有一定的利用意义。试验扩大到3m3规模的中试试验。本研究为木质纤维素的低成本分解糖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和途径。

关 键 词:木质纤维素  复合菌系  复合酶系  糖化
收稿时间:2013/7/22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农业大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