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凡纳滨对虾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
引用本文:斯烈钢,吴雄飞,王建平.凡纳滨对虾健康苗种生产技术操作规程[J].黑龙江水产,2006(3):4-6,9.
作者姓名:斯烈钢  吴雄飞  王建平
作者单位:[1]中国海洋大学,513000 [2]宁波市海洋与渔业研究院,浙江宁波315012
摘    要:前言: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上世纪70年代初厄瓜多尔正式养殖。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1994年通过人工育苗获得了小批量的虾苗。目前我国凡纳滨对虾人工育苗技术已经基本成熟,但苗种市场很不规范,已经进入低价位的恶性竞争状态。大量使用药物提高出苗率,其中幼体出苗率可达80%,单位水体出苗率可达30万尾/m^3。这一现状在解决我国凡纳滨对虾苗种不足的同时,也导致苗种质量的严重下降。为了提高我国凡纳滨对虾的种质和苗种质量,我们对提高人工育苗质量的关键技术进行研究,建立了凡纳滨对虾规模化全人工繁育、连续传代和无特定病原(SPF)种苗繁育技术体系。

关 键 词:凡纳滨对虾  技术操作规程  苗种生产  人工育苗技术  健康  苗种质量  人工繁殖  无特定病原  出苗率  沿岸水域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