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岩溶山区县域农业碳足迹分析——以毕节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邵技新.岩溶山区县域农业碳足迹分析——以毕节地区为例[J].水土保持研究,2012,19(5):210-213.
作者姓名:邵技新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灾害研究所,贵阳550018 贵州师范学院地理与旅游学院,贵阳550018
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2012BAJ25B09);贵州省科技基础条件平台课题(黔科合院所创能[2010]4001);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黔科合J字[2009]2030号);贵州省科技攻关计划(黔科合S字[2010]3015,[2007]1020);贵州省省长基金(黔省专合字[2007]89号)
摘    要:为探索岩溶落后地区的低碳农业发展途径,选择典型岩溶地区——毕节地区,以2010年统计数据为例,对其农业碳排放、碳固定和碳足迹进行估算。结果表明:(1)毕节地区8个县市的农业碳排放量和碳排放强度的地区差异明显,农业碳排放量最多的黔西县为86 165.4t,最少的织金县为37 169.3t,两者相差48 996.0t,前者是后者碳排放量的1.32倍。碳排放强度最大为黔西县和纳雍县,最少的为织金县,其顺序依次为黔西县>纳雍县>金沙县>大方县>毕节市>赫章县>威宁县>织金县。(2)毕节地区8个县市的农业碳汇量与碳汇强度变化差异明显。纳雍县和威宁县的农业碳汇量与碳汇强度变化呈相反趋势。(3)毕节地区8个县市的碳足迹差异化明显,农业碳足迹都处于生态盈余状态,单位面积的碳足迹和单位农业GDP碳足迹差异明显,单位面积碳足迹顺序为威宁县>纳雍县>金沙县>赫章县>大方县>毕节市>黔西县>织金县;单位农业GDP碳足迹顺序为威宁县>赫章县>大方县>金沙县>黔西县>毕节市>纳雍县>织金县。威宁县无论单位面积碳足迹和单位农业GDP碳足迹均最大,织金县最小。

关 键 词:岩溶山区  农业  碳足迹  毕节地区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