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的建立及其在抗性鉴定中的应用
作者姓名:杨健源  康金平  黄显良  姜先芽  赖添奎  陈深  李传瑛  曾列先  朱小源
作者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广东,广州,510640;龙川县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龙川,517300;阳江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广东,阳江,529500
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攻关计划 , 广东省科技成果转化启动项目 ,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院长基金 , 广东省广州市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
摘    要:稻瘟病田间自然诱发病圃法是目前自然接种类应用最广的方法,成本低、操作简便.病圃应设置在不同水稻生态区域的稻瘟病常发、重发区,并插植合适的感病诱发品种群.广东3个病圃设置合理、小种多样性、代表性好,年度间鉴定结果稳定可靠.2004~2006年对145个广东省区试品种在病圃进行的抗性鉴定,结果表明参试品种在米质、产量提高的同时稻瘟病抗性水平均有所提高.说明将病圃作为抗性筛选基地对亲本或低分离世代进行抗瘟筛选有益于降低抗病育种的盲目性和年限.

关 键 词:水稻  稻瘟病  自然诱发病圃  抗性鉴定
文章编号:1004-874X(2007)09-0059-03
修稿时间:2007-08-12
本文献已被 CNKI 维普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广东农业科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