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碳氮有机物料对有机菜田土壤真菌多样性影响的模拟试验
作者姓名:杨昊  PabloGonzalezPerez  张瑞  叶俊  蔡保松  黄丹枫
作者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新南威尔士大学 生物技术与分子生物学学院,悉尼 2052,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上海交通大学 农业与生物学院,农业部都市农业南方重点实验室,上海 200240
基金项目:上海市科委(12231205103);上海市农委[沪农科攻字(2012)第2号];SJTU-UNSW联合研究与发展基金(13X120020003);上海市园艺学重点学科培育与建设项目资助
摘    要:利用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法(PCR-DGGE),研究了施入不同碳氮有机物料56d后,有机生产系统菜田土壤真菌群落结构的特征。结果表明,常规生产系统土壤和有机生产系统土壤的真菌群落结构有明显差异。有机生产系统土壤加秸秆处理(OS)的微生物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由DGGE图谱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分析得知,有机生产系统土壤(O)以及加入苜蓿处理后(OA)的真菌多样性指数大于常规生产系统土壤,但是加入苜蓿后两者之间多样性指数的差距有缩小趋势,有机生产系统土壤加秸秆处理(OS)多样性指数最高。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聚类分析将常规和有机背景土壤分为2大族群。DGGE条带测序和系统进化树表明,35个条带的近缘种大部分为非培养真菌,主要优势菌群归属为Pyronemataceae、Pleosporaceae和Ascobolaceae。致病真菌Pleosporaceae的F9和F24条带仅存在于常规土壤,经过添加苜蓿改善后(CA),这些致病菌群条带减弱。具有分解纤维素功能的Ascobolaceae真菌为有机土壤的特征性条带。

关 键 词:秸秆   苜蓿   有机土壤   PCR-DGGE   真菌群落结构
收稿时间:2014-10-13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农业科学版)》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