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影响的研究综述 |
| |
作者姓名: | 张向前 杨文飞 徐云姬 |
| |
作者单位: | 1.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合肥 230031;2.农作物品质改良安徽省重点实验室,合肥 230031;3.江苏徐淮地区淮阴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淮安 223001;4.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江苏扬州 22500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江淮丘陵稻麦两熟区周年抗逆丰产增效关键技术研究与模式构建”(2017YFD0301305);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弱筋小麦高产优质高效潜力实现的理论、途径与定向调控”(2016YFD0300408);扬州大学教育部农业与农产品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开放课题项目“秸秆还田下小麦规范化播栽及壮苗抗逆栽培技术研究”(JRK2018004) |
| |
摘 要: | 笔者通过对相关资料的整理与分析,阐述了常见不同耕作方式对主要粮食作物根系特性、光合效应、品质指标及产量的影响,分析了未来农业生产中进一步加强对耕作方式研究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指出今后农业生产中应在结合中国国情的基础上注重根据区域生态环境、土壤属性、作物种类及茬口类型选择适宜的耕作方式,试图为中国农业生产中耕作方式更加合理的选择与运用及作物产量的提高和耕地的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理论帮助。
|
关 键 词: | 农业生产 耕作方式 粮食作物 根系 品质 产量 |
收稿时间: | 2019-05-1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