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
引用本文:刘燕,夏品华,郑钧宁,张俊美,林陶,薛飞,寇永珍.河岸缓冲带植物配置模式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J].贵州农业科学,2014(10).
作者姓名:刘燕  夏品华  郑钧宁  张俊美  林陶  薛飞  寇永珍
作者单位:1. 贵州省生物研究所,贵州 贵阳,550009
2. 贵州师范大学 贵州省山地环境信息系统和生态环境保护重点实验室,贵州 贵阳,550001
3. 贵州大学 农学院,贵州 贵阳,550021
基金项目:贵州省社发项目(SY20123016);国家科技支持计划(2011BAC02B02);贵阳市社会发展攻关项目
摘    要:为选择适合喀斯特山区河岸带修复的植物种类及其配置模式,构建了白花三叶草、高羊茅、金叶女贞3种植物及其不同配置模式的缓冲带试验基地,开展农田径流总氮(TN)、总磷(TP)、固体颗粒悬浮物(SS)的截留净化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植物及配置对面源污染物的净化效果不同。混合草本(高羊茅+白花三叶草)对 TN、TP 的去除效果较好,去除率分别为39.35%和50.89%;混合草本+灌木(高羊茅+金叶女贞+白花三叶草)对 SS 的截流效果明显,去除率为86.71%;高羊茅对 SS、TN、TP 去除效果最差,去除率分别为72.33%、26.49%和26.98%。应加强河岸缓冲带不同植物配置模式下污染物的截留转化机理的研究。

关 键 词:河岸缓冲带  植物  配置模式  径流污染  面源污染  净化效果

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Configuration Modes of Ri parian Buffer Stri ps on Runoff Purification
LIU Yan,XIA Pinhua,ZHENG Junning,ZHANG Junmei,LIN Tao,XUE Fei,KOU Yongzhen.Effects of Different Plant Configuration Modes of Ri parian Buffer Stri ps on Runoff Purification[J].Guizhou Agricultural Sciences,2014(10).
Authors:LIU Yan  XIA Pinhua  ZHENG Junning  ZHANG Junmei  LIN Tao  XUE Fei  KOU Yongzhen
Abstract:
Keywords:riparian buffer strips  plants  configuration mode  runoff pollution  non-point pollution  purifying effect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