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西藏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特征
引用本文:梁万栋,王小姣,高志康,等.西藏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空间分布特征[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51(12):101-110.
作者姓名:梁万栋  王小姣  高志康  
作者单位:西藏农牧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41930754);西藏农牧学院柔性人才项目(604419042)
摘    要:【目的】研究西藏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为降低该区域土壤侵蚀风险提供参考。【方法】以位于藏东南尼洋河流域的冻融侵蚀区(海拔>4 200 m)、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区(海拔3 800~4 200 m)和水力侵蚀区(海拔<3 800 m)为研究对象,共布设122个样地,测定流域内表层土壤的基本理化性质,在此基础上运用EPIC模型计算土壤可蚀性K值,采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取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图,并分析土壤可蚀性K值与海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结果】①尼洋河流域冻融侵蚀区、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区和水力侵蚀区的土壤理化性质存在明显差异,其中冻融侵蚀区土壤体积质量最小,土壤孔隙度、含水率和有机质、粉粒、黏粒含量均最高。②冻融侵蚀区、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区和水力侵蚀区的土壤可蚀性K值分别为0.263~0.431,0.218~0.374,0.104~0.409 t·hm2·h/(MJ·mm·hm2),3个研究区土壤可蚀性K值的平均值分别为0.349,0.310,0.292 t·hm2·h/(MJ·mm·hm2),变异系数分别为11.7%,12.7%和21.5%,属于中等变异。尼洋河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总体上由西北向东南呈降低趋势。在尼洋河流域,较低可蚀性、中可蚀性、较高可蚀性和高可蚀性土壤均有分布,但是主要土壤侵蚀类型在3个研究区的分布存在一定差异,其中高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冻融侵蚀区,而较低可蚀性和中可蚀性土壤主要分布在水力侵蚀区和冻融水力侵蚀交错区。③土壤可蚀性K值与海拔和土壤理化性质的相关性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与砂粒、粉粒、黏粒含量的相关系数均较高,分别为-0.98,0.99和0.62。【结论】探明了西藏尼洋河流域河谷地带土壤可蚀性K值的空间分布特征,土壤机械组成是该流域可蚀性K值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 键 词:尼洋河流域  土壤可蚀性  EPIC模型  空间分布
收稿时间:2022/9/5 0:00:00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dibility K value in the valley of Niyang River Basin,Tibet
LIANG Wandong,WANG Xiaojiao,GAO Zhikang,et al.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soil erodibility K value in the valley of Niyang River Basin,Tibet[J].Journal of Northwest Sci-Tech Univ of Agr and,2023,51(12):101-110.
Authors:LIANG Wandong  WANG Xiaojiao  GAO Zhikang  
Abstract:
Keywords:Niyang River Basin  soil erodibility  EPIC model  spatial distribution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