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性水稻田土壤-水-植物系统中毒死蜱的迁移转化和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姚莹雷 刘慧云 程建华 唐翔宇 耿春女 关卓 |
| |
作者单位: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610041;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生态技术与工程学院,上海 201418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D0800203);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项目;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所“一三五”方向性项目(SDS-135-1702) |
| |
摘 要: | 为了探究毒死蜱在红壤性水稻田土壤、水、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和分布特征,通过室内批量平衡吸附实验、野外喷施试验与动态观测,研究了持续淹水和间歇淹水条件下红壤性水稻土-水-水稻系统中毒死蜱的迁移转化和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毒死蜱在呈酸性的红壤性水稻土中易于淋失迁移至深层土壤(可达50 cm);白昼的高温导致表层土壤孔隙水中毒死蜱及其主要降解产物3,5,6-三氯-2-吡啶醇(TCP)的浓度显著上升,而降雨事件促进两者向深层土壤迁移;水稻收获时土壤中毒死蜱残留量较高,且其剖面分布较为均匀;间歇淹水处理可使收获时水稻籽粒和茎秆中的毒死蜱残留量降低为持续淹水处理水稻相应部位的0.69倍和0.84倍。研究显示,红壤性水稻土壤中毒死蜱的淋溶作用较强,不同的灌溉方式对收获期水稻中毒死蜱的含量有显著影响。
|
关 键 词: | 毒死蜱 3 5 6-三氯-2-吡啶醇(TCP) 稻田 迁移转化 灌溉方式 水稻 |
收稿时间: | 2020-02-03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农业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