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农药杀虫脒致癌危险度评定
引用本文:薛寿征,汪敏,李枫,蔣学之,张瑞稳,周志俊,顾学箕,王簃兰.农药杀虫脒致癌危险度评定[J].农药科学与管理,1989(2).
作者姓名:薛寿征  汪敏  李枫  蔣学之  张瑞稳  周志俊  顾学箕  王簃兰
作者单位: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上海医科大学劳动卫生学教研室
摘    要:对杀虫脒及其主要代谢产物对氯邻甲苯胺作了危险度评定。因为已有生产对氯邻甲苯胺引发膀胱癌病例及流行病学调研证据,SMR72.7倍。国内生态性流调提示,长期大量使用杀虫脒地区显示肿瘤及女性膀胱癌有所增加,结合整体动物长期致癌测试阳性结果,以及一些短期测试的补充证据,可肯定对氯邻甲苯胺为人的致癌物。假设人与小鼠的易感性相似,作了低剂量直线外推,估算我国接触杀虫脒而致肿瘤危险度:杀虫脒包装工为22.1×10~(-5);施药农民为6.2×10~(-5),进食带残留稻米10年为0.7×10~(-5),均已超过我国膀胱癌死亡率的本底。初步估计年产量万吨,至少引致膀胱癌约一千例。这些计算还有一些不肯定因素,如按西德生产对氯邻甲苯胺的SMR为72.7倍计,膀胱癌数可能还要增数十倍。应引起严重关注。文章还对这个问题作了讨论,提出了对策建议。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