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禽类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
引用本文:徐国正,张文昌,庄益芬,张丽,李明,祁喜可.禽类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进展[J].福建畜牧兽医,2007(Z1).
作者姓名:徐国正  张文昌  庄益芬  张丽  李明  祁喜可
作者单位: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建农林大学动物科学学院 福州
摘    要:禽类胚胎的发育过程不同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至囊胚阶段后随种蛋产出体外,然后在蛋壳内完成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不利于直接观察胚胎的连续发育过程,也不利于对胚胎进行遗传操作。因此,一个有效的禽类胚胎体外培养技术将为禽类胚胎操作技术提供广阔的前景。1禽类胚胎体外培养的研究概况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都尝试将转基因鸡作为生物反应器来生产药物蛋白1-3]。家禽的世代周期短,生产性能高,最适合转基因技术的应用。有多家欧美公司宣布,它们研究出了鸡蛋中含有人体蛋白的转基因鸡的新方法。这一研究结果表明,通过鸡生“蛋”而生出药物是可行的。但是禽类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有很多的不同点,胚胎与配子工程始终落后于其他动物4]。禽类的卵子含有大量的卵黄,排卵后在母体输卵管内进行卵裂,经过24h排出体外时胚盘中含有6万个细胞,此后在完全独立的蛋壳中完成胚胎发育过程直到出生。由于禽类所特有的生殖特点:不易获得大量的受精卵;受精时多精入卵;卵子重新回到母体输卵管内的技术或受精卵体外孵化技术难度大等,客观上制约了业已在哺乳动物中普及的转基因技术在禽类遗传操作上的广泛应用。自然状态下,禽类胚胎发育由单细胞形成个体分为两个阶段,即体内的输卵管...

本文献已被 维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