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杀菌剂对玉米穗腐病菌的毒力及毒素产生的影响
作者姓名:郭聪聪  付萌  庞民好  刘颖超  董金皋
作者单位: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1;河北农业大学, 河北省植物生理与分子病理学重点实验室, 保定 071001
基金项目:国家现代农业(玉米)产业技术体系(CARS-02),河北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3226506D)
摘    要:为筛选防治玉米穗腐病同时减少病原菌毒素积累的化学药剂,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涂布平板法分别测定了4种药剂多菌灵、百菌清、吡唑醚菌酯和氰烯菌酯对玉米穗腐病的3种主要致病镰孢菌拟轮生镰孢菌、层出镰孢菌和禾谷镰孢菌菌丝生长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4种药剂对其毒素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层出镰孢菌菌株127-1和禾谷镰孢菌菌株125-3的最佳产毒时间为第10天。供试4种药剂对3种镰孢菌菌丝生长的EC50值范围为0.18~5.71μg/m L,对孢子萌发的EC50值范围为0.02~8.14μg/m L,均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对3种镰孢菌产伏马毒素、玉米赤霉烯酮和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的影响不尽相同,吡唑醚菌酯浓度在1~500μg/m L时能够抑制拟轮生镰孢菌和层出镰孢菌产生伏马毒素,氰烯菌酯能够在0.05~0.8μg/m L浓度范围内显著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玉米赤霉烯酮,当多菌灵浓度为0.05~0.5μg/m L时,几乎可以完全抑制禾谷镰孢菌产生脱氧雪腐镰孢菌烯醇。

关 键 词:镰孢菌  杀菌剂  菌丝生长  孢子萌发  真菌毒素
收稿时间:2015-07-17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植物保护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