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不同密度下越冬型黑麦产量形成的光合特性差异
引用本文:张雪悦,左师宇,田礼欣,李丽杰,任晓松,刘赵月,李晶.不同密度下越冬型黑麦产量形成的光合特性差异[J].草业学报,2019(3).
作者姓名:张雪悦  左师宇  田礼欣  李丽杰  任晓松  刘赵月  李晶
作者单位:东北农业大学农学院
摘    要:为了探究寒地冬黑麦饲草群体产量形成的光合特性差异,以东农冬黑麦001为材料,采取完全随机设计,设置基本苗为225×10~4株·hm~(-2)(D_1)、275×10~4株·hm~(-2)(D_2)、325×10~4株·hm~(-2)(D_3)、375×10~4株·hm~(-2)(D_4)和425×10~4株·hm~(-2)(D_5)5个密度处理,对比分析各处理主要生育阶段叶绿素含量、光合参数、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动态变化过程以及产量的差异。结果表明,黑麦整体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在抽穗期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随着密度的增高,叶绿素相对含量减少,花后叶绿素含量SPAD值下降幅度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增加;各密度黑麦叶片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二氧化碳浓度均在开花期达到最大,显著高于其他生育时期。随着密度的增大,光合参数逐渐减小、最大光化学效率(F_v/F_m)、实际光化学效率(Φ_(PSⅡ))和光化学淬灭系数(qP)逐渐减小,而非光化学淬灭系数(qN)呈增大的趋势。研究得出,越冬型黑麦鲜草产量与干草产量在基本苗为275×10~4株·hm~(-2)时最大,随着密度的增加,黑麦生物产量逐渐降低。表明构建合理群体大小,获得较高花前光合生产能力,是获得寒地冬黑麦高产的基础。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