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秸秆覆盖下桂北岩溶区水稻田土壤优先流特征
作者姓名:陈晓冰  韦灵  吴晗  姜波  李振东
作者单位:1.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岩溶地区水污染控制与用水安全保障协同创新中心, 广西 桂林 541004;2. 桂林理工大学,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 广西 桂林 541004;3. 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科教结合科技创新基地, 广西 桂林 541004;4. 桂林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广西 桂林 541004
基金项目:广西中青年教师基础能力提升项目(2017KY0270);广西环境污染控制理论与技术重点实验室研究基金项目(桂科能1701K009);桂林理工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项目(GUTQDJJ2017001)
摘    要:优先流作为一种土壤水分的快速入渗形式,广泛发生于水稻田内。通过进行野外土壤染色示踪试验,结合形态学图像解析技术,开展秸秆覆盖与非覆盖条件下的广西岩溶区水稻田土壤优先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外部供水条件下,秸秆覆盖水稻田土壤染色形态以整体均匀分布形式为主,而非秸秆覆盖水稻田呈明显枝状染色形态分化现象并贯穿整个土壤空间,其平均染色斑块形状系数为13.96,染色形态表现为显著不规则分化状况,且土壤空间中染色水流平均分布密度达0.117,相比秸秆覆盖水稻田更大,呈现染色水流集中分布状态。秸秆覆盖水稻田土壤入渗量相比非秸秆覆盖水稻田较高,平均总染色面积比达46.69%,二者之间差异显著(P0.05),但田间优先流发生时间相对较晚,对应的平均基质流深度为16.92 cm,优先流比显著小于非秸秆覆盖水稻田(49.55%)(P0.05),仅为27.47%。秸秆覆盖措施可影响田间土壤水分运动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田间水分的入渗量,降低土壤优先流发生程度,促进稻田土壤水分的保持,减少田间水肥流失。

关 键 词:岩溶区  秸秆覆盖  优先流  空间分布
收稿时间:2020-03-30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水土保持学报》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